摘要:美国服务业表现亮眼,但制造业陷入困境美国经济在第一季度末显现出加速迹象,尤其是服务业的强劲复苏。3 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此前的 51.0 跃升至 54.3,创下数月来的新高,拉动综合 PMI 至 53.5。然而,制造业领域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PMI 意外跌破荣枯线至 49.8,预示该领域经济活动的再次萎缩。尽管数据显示当前美国经济以 1.9% 的年化速度扩张,季度增长仍然仅有 1.5
美国服务业表现亮眼,但制造业陷入困境
美国经济在第一季度末显现出加速迹象,尤其是服务业的强劲复苏。3 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此前的 51.0 跃升至 54.3,创下数月来的新高,拉动综合 PMI 至 53.5。然而,制造业领域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PMI 意外跌破荣枯线至 49.8,预示该领域经济活动的再次萎缩。
尽管数据显示当前美国经济以 1.9% 的年化速度扩张,季度增长仍然仅有 1.5%,显示经济动能正在减弱。IHS Markit 首席商业经济学家克里斯·威廉姆森表示,制造业的疲软暗示先前依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带来的红利正在消退。而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也变得愈发谨慎,商业信心滑落至三年来的低位。同时,关税引发的输入性通胀开始显现,企业面临成本迅速攀升的压力,不得不转嫁至产品价格中。相较之下,服务业受益于竞争力和需求结构的差异,物价压力仍属温和。
日本央行面对风险仍坚定维持紧缩立场
在面对市场动荡与金融风险的双重考验下,日本央行坚持其加息计划。行长上田一夫在议会发言中重申,若核心通胀趋近目标水平,日本将维持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他强调,央行的决策独立于财政政策,目标始终围绕价格稳定。
尽管日本央行面临潜在的资产损失压力,如若短期利率调升至 2%,可能对其资产负债表造成高达 2 万亿日元的损失;而股市方面,日经指数每下跌 1000 点,所持 ETF 资产估值或减少约 1.8 万亿日元。但上田明确表示,这些潜在损失不会动摇央行实现通胀目标的决心,日本已为市场波动做好准备。
英国经济复苏乏力,制造业成拖累主因
英国 3 月经济数据显示复苏态势参差不齐,服务业意外走强,但制造业大幅下滑引发担忧。服务业 PMI 攀升至 53.2,为七个月以来的高点,而制造业 PMI 却由 46.9 跌至 44.6,创下近一年半的最低点。整体来看,综合 PMI 上升至 52.0,暗示经济温和扩张。
不过,增长势头依旧脆弱。本季度英国 GDP 增速预计仅有 0.1%。克里斯·威廉姆森警告称,“仅凭 PMI 的改善不足以断言经济全面复苏”。企业受制于成本压力和对未来政策的不确定性,招聘活动趋缓,商业信心仍然处于低位。而4月起实施的国民保险缴费上调与即将公布的美方贸易政策更为企业前景蒙上阴影。
德国商业信心回暖,复苏迹象初现
德国企业信心在 3 月有所提升,Ifo 商业景气指数从 85.3 攀升至 86.7,虽略低于市场预期,但反映出广泛行业的情绪改善。当前评估指数略升至 85.7,未来预期也提高至 87.7。制造业信心自 -21.9 升至 -16.6,服务业、零售业与建筑业信心亦同步回暖。
Ifo 研究机构主席克莱门斯·菲斯特认为,这一回升反映出企业对经济前景的温和乐观态度。Ifo 的调查负责人沃尔拉贝则预计,德国第一季度 GDP 有望增长 0.2%,扭转前一季度的负增长态势。尽管信心改善幅度不大,但已为德国经济的稳步复苏提供一线希望。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