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Pусский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Bahasa Indonesia
Español
हिन्दी
Filippiiniläinen
Français
Deutsch
Português
Türkçe
한국어
العربية
摘要:領先指標(LeadingIndicators)是由12個一系列的相關經濟指標群所構成,用測試整體經濟的轉換情形,並預測未的經濟走向上最有效的統計指標,亦稱為先行指標。
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s)的定義
領先指標(LeadingIndicators)是由12個一系列的相關經濟指標群所構成,用測試整體經濟的轉換情形,並預測未的經濟走向上最有效的統計指標,亦稱為先行指標。
公布日期
每個月的最後一個營業日。
數據解讀
假如領先指標連續三個月下降,則可預知經濟即將進入衰退期:若連續三個月上升,則表示經濟即將繁榮或持續榮景。通常領先指標有6至9個月的領先時時間,根據美國商業部發行的經濟告示板(EconomicBulletinBoard)指出,在經濟衰退前11個月可預測經濟走下坡,而在經濟擴張前3個月可預測經濟的復蘇。
領先指標的內容可分為12項:
1.製造業雇用工人每周平均雇用時數。
2.每周平均向州政府領取失業救濟金的人數。
3.以1972年的美元貨幣價值為基準,製造商所獲得的消費品和原料之訂單金額。
4.製造商完成訂單與訂單交應貨品的績效。
5.小型工商業的轉換速率。
6.興建工廠與投資生產設備的合約(以1972年的美元貨幣價值為基準)。
7.建築執照的申請。
8.製造商的存貨金額變動情形。
9.敏感性商品的價格變動。
10.股票市場的價格變動(全美前500大公司為基準)。
11.利率風險系指原本投資於固定利率的金融工具,當市場利率上升時,可能導致其價格下跌的風險。規避利率風險的金融工具有:浮動利率存單、期貨、利率選擇權、利率交換、利率上限。
常用經濟領先指標有哪些?
常用的經濟領先指標包括:ISM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和OECD綜合領先指標。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在當今全球化的經濟背景下,外匯市場作為連接各國經濟的橋梁,其波動不僅影響著國際貿易、資本流動,也吸引著無數投資者投身於這充滿機遇與挑戰的領域。外匯交易,即貨幣對的買賣,因其高流動性、24小時交易時間及潛在的高額回報,成為了眾多投資者眼中的「淘金之地」。然而,正如所有高收益投資一樣,外匯交易背後隱藏著不容忽視的風險。本文將深入探討外匯交易中可能遇到的風險類型,並提出相應的防範策略,以期為投資者提供一份風險導航圖。
在外匯交易的複雜世界裡,經濟數字指標猶如指南針,為交易者指引著貨幣價值波動的方向。準確理解和把握這些指標,對於制定成功的交易策略至關重要。以下是對外匯交易中一些主要經濟數位指標的全面解析。
很多投資人常納悶:「為什麼同樣都是做趨勢,都是順勢交易,為啥別人總是盈利,而我卻老是虧呢?」因為有時我們看到各個時間週期的走勢是相反的,小週期中的趨勢有時在大週期中是調整;小週期中趨勢突破的失敗可能是大週期調整結束的進場點。
「外匯交易」是一個寬泛的概念,貨幣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途徑或方式來進行投資/投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融創新」,儘管這種金融創新出來的貨幣工具普遍具有高風險,但卻豐富了原有單一的產品,為交易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資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