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摘要:隔夜美国“恐怖数据”表现糟糕,令美元指数一度承压。但比较优势的客观存在,令美元指数借助一些相对分量不足的数据而扭转跌势。
“恐怖數據”後的故事更恐怖
周一(4月1日),美國商務部公佈的數據顯示,俗稱為“恐怖數據”的美國零售銷售2月月率為-0.2%,預期0.3%,前值從0.2%上修至0.7%。儘管前值上修,但公佈值的糟糕表現進一步加劇了外界對美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路透評論稱,美國2月零售銷售月率意外下跌,是表明美國經濟增長轉向“低速”的又一跡象。另外,金融博客Zerohedge點評稱,由於零售數據表現不及預期,美國今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長率或將被拉低至0.2%。 受疲軟的“恐怖數據”打壓,美元指數再度跌至97關口附近。不過,隨後公佈的美國2月營建支出月率、美國1月商業庫存月率、美國3月ISM製造業PMI等數據均好於預期,美元指數逆襲了當時的跌勢,並逐步反彈至97.30一線。美元指數走勢圖這裡的市場“悖論”在於,如果美國數據強勁可以刺激美元反彈,那麼,上周迄今美國多項重磅經濟數據表現不佳,美元為何“逆市”而上?如果美國經濟數據的糟糕表現令市場避險情緒持續升溫而刺激美元走強,那麼,同屬於避險品種的日元及黃金為何無動於衷呢?筆者認為,美元近期無視自身經濟數據的情況而不斷上漲,根本原因是它擁有比較優勢!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