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CFTC外部事務辦公室和美國證監會投資者教育及宣傳辦公室日前聯合發佈投資警告稱,投資者在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加密貨幣交易、或者接受網絡平臺提供的數字資產相關咨詢服務時,應提高警惕並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工
美國CFTC外部事務辦公室和美國證監會投資者教育及宣傳辦公室日前聯合發佈投資警告稱,投資者在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加密貨幣交易、或者接受網絡平臺提供的數字資產相關咨詢服務時,應提高警惕並做好充分的調查研究工作。
美國證監會和CFTC指出,提供數字資產相關服務的網站大多宣稱“低風險、高收益”,因此具有明顯的詐騙特征。
監管機構工作人員通過調查涉嫌詐騙的加密貨幣業務運營商發現,詐騙者通常宣稱將客戶資金投資於專門的加密貨幣交易系統或者挖礦礦場,並承諾25%至50%的收益率。然而當投資者向此類平臺投入比特幣等數字資產後,運營者會將資產迅速轉移到海外,隨後投資者再也無法聯繫到所投資平臺。
此外,還有詐騙者會要求投資者在提取“投資收益”之前繳納相應稅款,而這所謂的“收益”其實來自詐騙者挪用的新客戶資金,其目的是讓老客戶對其平臺產生信任,進而騙取更多投資款。
美國證監會和CFTC提醒加密貨幣投資者,詐騙平臺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保證高投資回報率,宣稱“零風險”“無風險”“絕對安全”“保證盈利”等。
使用複雜的術語和晦澀難懂的語言進行宣傳,自稱擁有“高度機密的技術支持”;或者故意玩文字游戲使投資者混淆。
未註冊、未持牌;投資者應在監管機構網站查詢自己看中的項目或平臺是否擁有授權。
提供的產品或項目簡直完美無缺;這種好得不真實的東西往往就是虛假的。
據匯訊網瞭解,近一年來,美國證監會和CFTC一直在持續打擊加密貨幣詐騙活動,但此類活動依然屢禁不止。除了這兩家金融監管機構,加密貨幣詐騙也引起了包括FBI(聯邦調查局)、FTC(貿易委員會)在內的其他美國政府機構的重視。此外,包括新加坡金管局、香港證監會、澳大利亞ASIC、英國FCA、歐洲ESMA在內的全球監管機構都意識到了加密貨幣詐騙的嚴重性,並因此發佈了不少與加密貨幣投資相關的無牌警告和風險提示。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